风吹麦田千重浪,又到一年麦黄时。眼下,正是“三夏”农忙时节,蓝田县36.1万亩小麦已进入成熟收获期,蓝田县提前谋划、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夏收、夏种、夏管等重要环节,全面部署,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秋粮种足种好。
种植户捧着麦粒笑得合不拢嘴。
麦田里奏响快乐“丰收曲”
6月4日上午,位于蓝田县安村镇巨西村的麦田内,种植大户冯锴正在田埂边协调指挥,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几台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随后金黄色的麦粒不断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斜而下,倒入正在田埂间静候的小麦运输车内,收割、脱粒、卸粮、装车一气呵成,熟练的操作与配合,奏响了快乐的“丰收曲”。
冯锴最近心情舒畅,他经营的合作社种植了300多亩优质小麦,目前都已成熟等待陆续收割,看着金灿灿的麦田随风摇曳,冯锴脸上掩饰不住喜悦。“今年的收成还不错,我们种植的‘西农100’品种小麦颗粒饱满、品质上乘,平均亩产约500公斤左右。”冯锴笑着说,趁着这两天天气好,得赶紧组织人抢收,按目前这个进度,3天左右就能收割完。
良种是丰收的底气。随着高产优质抗病小麦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蓝田县小麦结实性、抗病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产量稳步增加。“经前期测量,目前全县小麦平均亩产预计达到384.66公斤,较去年平均亩产增加9.62公斤,增产率3.03%,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蓝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蓝田县将持续推广优质品种种植,提高小麦品质与产量,助力下一个丰收季。
随着麦收进程不断加快,在蓝田县广袤的田地中,收割机来回穿梭,与晾晒场整齐排列的麦垛、辛勤劳作的农民,共同描绘出一幅丰收在望的美丽画卷。
科学调度助“颗粒归仓”
“这片麦子长得好,颗粒度饱满,符合直接入库的标准。”“收割完后,让麦地‘休息’几天,再播种紧凑耐密型玉米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玉米品质和产量”……6月3日下午,在蓝田县龚家村绿色示范区百亩示范园内,“田管干部”王珂正在田间查看小麦长势情况,同时指导农户采用最新的玉米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
今年“三夏”期间,和王珂同样忙碌的“田管干部”共有283人,他们是蓝田县农业农村局为了确保“三夏”工作顺利推进,专门组织负责包抓全县各镇村“三夏”工作的主力军。从5月下旬至今,这些干部深入全县各村指导农户抢收抢种,协调解决农机具调度,利用土壤墒情充足的有利时机,为农户、合作社提供玉米、大豆等适期播种技术服务,确保在高产期内完成秋粮播种,为秋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定抢收抢种工作应急预案、分级建立农机应急救灾作业服务队伍……为保证“三夏”工作顺利开展,蓝田县提前谋划、全面部署,采取“一日一调度、三日一协调、一周一推进”工作方法,动态掌握小麦收获和农业机械、油料供需、天气变化等情况,并主动和气象、交通等部门对接,进行科学有序调度,助力全县小麦“颗粒归仓”。
截至6月4日16时,蓝田县已收获小麦23.1万亩,占比63.9%,夏收进度已过半。预计6月15日前,蓝田县将全面完成今年的夏收任务。(西安日报 记者 王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