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眺望 诗意的印记——走进乐游原-j9九游会官网

历史的眺望 诗意的印记——走进乐游原
稿件来源:西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8-24 10:30

  乐游原入口处。 

  作为唐代的游览胜地,乐游原曾经历过繁华与鼎盛,“每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仕女游戏,就此拔楔登高,幄幕云布,车马填塞”。然而,沧海桑田,时过境迁,随着风云变幻,随着朝代更替,乐游原渐渐沉寂,淡出人们的视野。

  除了在吟咏“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等诗句时,乐游原这个名字会偶然浮现在心头外,许多人对于乐游原已然没有了多少记忆。在众多名胜古迹经过重修或改建后,以崭新的姿态吸引众多游客的同时,乐游原似乎更为人们所忽视。

  然而,风起风息,云聚云散,乐游原作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历史印记,永远存在着,永远牵系着一些人的灵魂。即便萧瑟,即便凄清,它永远以特有的形态存在着,以特有的记忆存在着,不可替代。

  从喧嚣到寂静

 古原楼。

  乐游原得名于汉代。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秦汉时代,曲江池一带就以风景秀丽而负有盛名。汉宣帝时,这里被称为乐游苑。一次,汉宣帝偕许皇后出游至此,迷恋于绚丽的风光,以至于“乐不思归”。后来在此处建有乐游庙,乐游原就以庙得名。

  在唐代,乐游原是唐长安城的最高点,在当时为登高览胜最佳景地。登原远眺,视野开阔,京城之景,尽收于目。同时,它与南面的曲江芙蓉园和西南的大雁塔相距不远,眺望如在近前,景色十分宜人。因此,来乐游原观景者络绎不绝。

  唐太平公主在此添造亭阁,营造了当时最大的私宅园林——太平公主山庄。韩愈《游太平公主山庄》诗云:“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仅在乐游原上的一处园林,因太平公主谋反被没收后,就分赐给了宁、申、岐、薛四王,足以想见当时乐游原规模之大。后来四王又大加兴造,遂成为独特的自然风景游览胜地。

曲径通幽处。 

  随着城市的发展,漫步于乐游原,早已没有了昔日登高望远的感觉,相较于四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这里如今反如一片平地,对这些高楼需要仰视才见。

  乐游原里,草木葳蕤,曲径通幽,而极少游人。相较于原外城市的繁华,这里尤为显得恬静与安谧。几处水景面积不大,却显得精巧别致,垂柳依依,锦鳞游泳,水声潺潺,细品之下,别有一番韵味。

  唐时,游乐游原,为的是登高望远。如今,游乐游原,为的是欣赏景致之美。

  古寺与花事

  游览乐游原,青龙寺是必去之地。

  青龙寺的前身是灵感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隋文帝放弃了汉长安城,兴建大兴城。在兴建过程中,将城址内的墓冢迁葬到郊野。为超度亡灵,特意在乐游原建造寺院,取名灵感寺。唐睿宗景云二年改名为青龙寺。北宋时,战乱不断,寺院被毁。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址修建了青龙寺。

空海纪念碑。

  青龙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空海纪念碑。

  青龙寺对日本佛教发展具有特殊影响。日本平安朝时期,派遣大批僧人入唐。在著名的“入唐八大家”中,空海、圆仁、圆行、惠运、圆珍和宗叡等6人在青龙寺受法。空海在青龙寺拜惠果为师,不但刻苦学习佛法,还广泛钻研中国的经史诗文,尤其擅长书法。惠果圆寂后,空海返回日本,带回大量中国文化典籍。空海对日本文化教育贡献很大,又是日本真言宗的开山鼻祖,民间尊称他是日本的“孔子”,他编纂的《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第一部汉文辞典,对唐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樱花是青龙寺的一大景观。每年花开时节,满园樱花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这些樱花来自日本,有10多个品种,开花的时间有所差别,总花期可达一个月。青龙寺赏樱花,已经成为不少西安市民春日出游的一个选择。

  诗韵中的乐游原

游人拍摄古装结婚照片。

  比乐游原景致之美更能打动人心的,是关于乐游原的众多诗句。

  登得高,方能看得远,登高抒怀是文人墨客常有的一个习惯。唐代,由于乐游原地理位置高,便于登高览胜,许多文人墨客便经常在这里作诗。仅唐代诗人在乐游原留下的好诗便有近百首之多。在这些诗中,最有名的应是李白的《忆秦娥》与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忆秦娥》中,乐游原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乐游原》中,乐游原是唯一的视角。而无论是豪迈的李白,还是内敛的李商隐,在乐游原这一昔日的繁华之地,产生的却同样是悲怆与忧愁。

  杜甫《乐游园歌》描述:“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 张九龄《登乐游原春望书怀》感慨:“策马既长远,云山亦悠悠。”杜牧《登乐游原》抒怀:“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乐游原以它的突兀与繁华,激发文人墨客的遐思,留下众多隽永的诗篇。当乐游原突兀不再,繁华不再,而吟咏乐游原的众多诗句却历千载而不衰,深深镌刻在人们的心里。因这些诗句,乐游原永远以它的魅力独特地存在。(陕西日报记者 张斌峰文/图)

  记者手记

  乐游原

  张斌峰

  登上乐游原,是在黄昏时分。我说不清楚,到底是冥冥中的偶然,还是刻意中的不自觉。

  知道乐游原,源于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乐游原是唐时登高览景的胜地,许多知名的诗人都写过关于乐游原的诗句,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是李商隐的诗。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绚丽的辞藻,平平淡淡近乎日常叙说的四句,千年以来却深深镌刻在许多人的心里,脱口即出。

  李商隐以《登乐游原》为题,但没有一字描写乐游原的景致,人们从他的诗句里根本看不到乐游原的影子,留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向晚、夕阳、黄昏。沧海桑田,岁月荏苒,乐游原早已不是那个乐游原,而向晚、夕阳、黄昏依然,不仅存在于乐游原,也存在于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无论置身何处,无论是喜是悲,当我面对这些景象时,总会不自觉想起李商隐的诗句。

  正是因为读不到乐游原的影子,我便在神秘与好奇的驱使下,来到乐游原,寻觅李商隐的足迹。李商隐的诗往往是绮丽、幽婉、朦胧的,而最让我好奇的却恰恰是语言和形象最为通俗的《登乐游原》。我总觉得,它肯定是李商隐感到生命缓慢而清晰地从身体中流逝时所作,从其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与反思。

  在夕阳的余晖中,我沿着极窄的石阶向上。没有人影,不闻鸟鸣,在一片沉寂中,曾经的纷繁与喧嚣已如烟云飘散,唯有苍翠挺拔的树木与郁郁葱葱的绿草显示出生机。唯夕阳依旧,以浓郁的艳红把天空渲染得斑斓瑰丽。唯黄昏依旧,以渐渐聚拢的灰暗向夕阳弥散。

  想以登高望远排遣内心郁闷的李商隐,面对着黄昏中的夕阳,夕阳下的黄昏,定是在痴迷与感喟中,旧愁未散,新愁又起。

  最美之时,往往是凋落之始。我喜欢这样一个词——凄美。美人迟暮,叶荣叶枯,美经常含着些凄怆的意味,凄怆中经常有着美的色彩。李商隐的诗是凄美的,唯其美,才能打动人心。唯其凄,才能触动灵魂。

  李商隐对夕阳有着特殊的感情。正午的骄阳最为炽烈明亮,但不能直视,否则会灼伤人的眼睛。夕阳,不如骄阳的光辉与温度,却是灿烂而壮美的,可以直视的灿烂与壮美。在坠落之前,它把自己所有的光芒毫无保留地散发出来,把天地万物渲染得灿烂而壮美。

  残阳如血,那是一个生命在燃烧自己,那是一个生命在最后时刻的尽情挥洒与肆意奔涌。蜡炬成灰,杜鹃啼血,夕阳余晖,在凄美中,生命实现了对自己最好的完成。

  再美的东西,当承载太多时,就会成为负累。生命的幸福不在于持续的获得,而在于在获得中失去,在失去中获得。到了山顶,看过了最为宏阔壮丽的景色,就该下山了。但只有下山,才会登上另一座山,看到另一样的风景。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美好的东西打得残缺一些,再在修补残缺中感受幸福。持续的美好,会让人失去对美好的感觉,美好也便不在了。

  李商隐总在执着地寻觅,尽管历尽坎坷,尽管饱经挫折,这寻觅从不曾断。我不知道他在寻觅什么,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在寻觅什么,为了寻觅而寻觅,在寻觅中忘却忧愁与痛苦。当生命在无奈中虚度时,忘却是最好的选择。

  夕阳无限好。李商隐是羡慕夕阳的——虽已迟暮,但曾炽烈地燃烧过,曾灼灼地喷薄过。即使在坠落之际,也以鲜艳浓烈的红色渲染着整个天地。生命如此,夫复何求?

  只是近黄昏。近黄昏的哀伤,哀的不是夕阳,而是自己。李商隐定是对着无限好的夕阳,想到自己已到迟暮之年,而执着的寻觅却无所获,在沉醉羡慕于夕阳之美时,心头弥漫着淡淡的却扯不断拂不去的忧思与惆怅。一生徒劳,就连这好的夕阳也不能欣赏多久了。

  夕阳的余晖渐渐散去,一切变得模糊迷离。

  读李商隐的诗,我经常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他在想什么,但是我就是被他吸引,被他诗句中氤氲的“不知”吸引。“不知”也是人生的一种状态,甚至常态。我们总在求“知”,希望把一切事物了解得清楚明白,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愈是探求愈为迷惘,最后陷入不可解的困惑与失落之中。或者是自以为得到“知”了,却在短暂的激动后突然觉得索然无味。凡事看得太清楚,就没有感觉了。

  李商隐定是在对“知”的探求中逐渐变得“不知”了。既然“知”不可求,那就探求“不知”,在“不知”中感受自然,感受灵魂。因“不知”,他的大量诗作索性就以《无题》为题。当创作时,李商隐定是由着思绪飘荡。没有事件,没有逻辑,没有论理,思绪感知什么,他就抒写什么,不矫揉造作,不遮掩粉饰,让灵魂真实地袒露,一切依着意识流动。

  正因为“不知”,我们永远无法得知李商隐经历了什么,他在想什么。正因为“不知”,李商隐的诗充溢着神秘的气息、朦胧的美丽。这神秘的气息与朦胧的美丽,让人痴迷,让人沉醉。夕阳、荷叶、红烛、画楼……这一切,既绮丽,又哀伤。这一切,我们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这一切,似乎无关乎民生社稷,无关乎抱负梦想,只关私情。这一切,又充溢着壮志难酬、荆棘遍地的无奈与叹惋。

  一个仅仅沉醉于私情的人,断不会有这般感人至深的无奈与叹惋。

  在夜色中,我离开乐游原,我不再记挂那夕阳,那黄昏。耳畔,是飒飒的凉风,是簌簌的树叶。

  一轮月渐渐从天空中显现出来。月光,可以澄澈地照着灵魂。


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j9九游会官网的版权所有 西安文明网
j9九游会官网 copyright © 2012-2021 xa.wenm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