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碧青山秀 向绿而行展新颜-j9九游会官网

天蓝水碧青山秀 向绿而行展新颜
稿件来源:西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1-09-10 10:31

 

  昨日,古城西安天空湛蓝,游客泛舟护城河。(记者 尚洪涛 摄)

  秦岭生态越来越好、“三河一山”绿道建设成效显著、蓝天白云越来越多……近两年来,西安市民明显感受到,随着蓝天白云成为新常态,西安市正以一份诚意满满的生态环境治理答卷,昭示其“向绿而行”的决心,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

  “气质”:迷人“西安蓝”越来越常见

  “这个夏天的天空真美,蓝天白云让人醉”“一出门就是公园,青山绿水真舒心”……近年来,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生态绿成为西安城市发展最动人底色,“蓝天白云多、青山绿水美”成了市民最直观的感受。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全年优良天数250天,同比增加25天,其中优级天数56天,创历史最佳。重污染天数15天,同比减少13天,其中首次消除严重污染天气。6项指标全面下降。其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10.5%。2021年上半年,我市已收获120个“蓝天”。

  大气质量改善得益于每个人的不懈努力以及一系列亮点工作的强力推进。据了解,为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我市先后围绕扬尘、挥发性有机物、餐饮油烟、露天焚烧治理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开发区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上半年,我们累计向各区县、开发区及各市级牵头部门移送突出大气污染问题2550个,全部要求立即整改并实施‘一单两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军说,截至6月底,今年已对12个区县的21个镇街(片区)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围绕冬季燃煤污染问题,我市提前实施“冬病夏治”,针对臭氧污染、扬尘污染、露天焚烧等问题,通过专项行动、不间断巡查、电子眼“盯梢”等手段,努力将人为污染降到最低。

  历时近两年,我市已初步建成“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积极开展卫星遥感监测、环保烟火监控系统建设、出租车走航系统建设,并接入住建、城管部门工地扬尘监测数据,全力打造“人防技防相结合、线上线下互联动、处置流程全闭环”的环境监管新模式。

  全域治水:水在城中 城在绿中 人在景中

  随着家门口的公园越来越多,不少市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鲜翠的绿色。走进长安中央公园,河水清澈,杨柳依依,水中鸭鹅嬉戏、鱼翔浅底,很多市民游客在蜿蜒的红色步行道上漫步。

  “原先这里脏乱差,公式河里全是臭水,远远就能闻到臭味儿。现在好了,随着曾经的排污渠消失,如今这里水清岸绿,大家早晨散步和晚上跳舞都有了好去处。”家住学府大道附近的陈女士说。

  据了解,近年来,西安一直将城市增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像公式河这样的变化,悄然发生在西安的每一个角落。汗水浇灌收获,以水为核、依水塑景,城市居民亲水成趣的和谐画卷正徐徐铺展。

  强力推进迎十四运会绿化建设提升项目,我市大力实施绿道建设和公园建设,通过绿道将点、线、环、面等城市生态斑块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景观体系。千年古都正由“园在城中”向“城在园中”快步迈进。通过一系列措施实施全域增绿,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绿色福利,步行15分钟内就可到达城市绿地休闲游乐……水在城里、城在园中,公园城市已具雏形。

  “三河一山”绿道:构筑“水岸上的城市”

  入谷山寂寂,缘溪水围围。沿着西安“三河一山”绿道,可纵情于山水画卷,一个个驿站,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条碧色“玉带”上。精美宽敞的驿站房、随风飘动的鲜花绿草、潺潺流淌的河水、设施齐全的房车营地……长安区太乙驿俨然是西安市民休闲的欢乐海洋。

  2020年9月,为实现治水成果全民共享,西安市依托全域治水和秦岭保护形成的绿色生态空间,充分利用渭河、沣河、浐灞河、秦岭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着力打造“三河一山”绿道,为市民群众提供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长廊。

  2021年4月30日,贯通开放的全域治水碧水兴城“三河一山”绿道主游径293公里,市民群众可以带着家人,在水清岸绿的“三河一山”绿道上,慢下脚步、静下心来,或漫步或骑行,尽情体验山水人文之美,充分享受全域治水的成果。

  秦岭:自觉担当 守护秦岭山水绿地

  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线,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中华地理的自然标识……西安市自觉担当、积极作为,守护着秦岭的每一寸山水、每一块绿地。

  今年上半年,全市(不含区县)安排秦岭保护资金28809万元,主要用于秦岭生态环境修复、农村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截至目前,“生态西安”建设秦岭保护涉及的峪口峪道建设、工程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各项任务进展有序,48条峪口峪道已完成治理24条,正在实施15条,打造了子午峪、小峪、汤峪等一批治理样板。

  报告显示,目前秦岭区域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5%,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8%,年内力争实现秦岭区域农村污水收集、处置、达标排放3个100%。另外,秦岭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农家乐数量由原来的2809户减少至1552户,并实现长效监管。

  各级常态化网格化监管在全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实现了秦岭区域“常态巡山、网格管山”新局面。数字秦岭“1 7 n”市本级平台5大功能不断完善,7个子平台已基本建成,目前已初步实现了智慧监管目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乐)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