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堆里“修复”旧时光
稿件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31 15:01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被光阴侵蚀的古籍,就需要一代代古籍修复师的妙手续命。在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就有这样一群人,于故纸堆里与历史对话,“修复”旧时光。
2005年,陕西省图书馆正式复建古籍修复组;2008年,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挂牌成立;2015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批准在陕西省图书馆挂牌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陕西传习所”。省图古籍修复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完成馆藏百余部古籍善本的修复任务。

修复师认真观察将要修复的古籍,制定修复方案。

古籍修复前进行拍照存档,让修复师对古籍破损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方便做古籍修复前后的对比。

修复师将修复好的古籍进行包装封存。
古籍修复师,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精力的职业,古籍在修复前需要先拍照存档,随后根据古籍原纸张的材质、帘纹、薄厚等特性选配适宜的修复用纸,主要采用传统造纸工艺生产的手工纸张,黏合剂则以纯小麦淀粉手工熬制的糨糊为主。古籍修复中最常遇到的就是修补破损,先用沾上糨糊的毛笔在破洞边缘处涂刷,将补纸快速粘在破洞上填补破洞,最后再进行修边、压平、装订等工作。

工作人员将修复好的古籍索引卡片入库,以备查询。

修复师小心翼翼地将需要修复的古籍进行拆页。

修复古籍需要用到的工具。
古籍修复师不仅需要熟悉鉴别、装裱、染色等技艺,还需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纸张特点及古籍装帧风格,更要具备娴熟的修、补、剪、裁、订、齐等传统修复技艺,遵循“整旧如旧,最少干预”的修复保护原则,达到古籍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正是有古籍修复师的默默付出,与时光对抗,才能使我们在纸上阅尽千年。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雷伟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