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构筑八桥联建格局 擦亮"红桥汇"党建品牌
稿件来源:西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3-03-22 11:15

西安市灞桥区定期开展“情景党课”,提升党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图为灞桥街道建材社区党委在开展“重走长征路”情景党课。
“我们平时经常在纺三路的马列文化街区遛弯散步,一起聊聊过去在厂里工作时的趣事,还在雕塑前打卡拍照。我们这些老朋友玩得可开心了。”3月13日,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国棉三厂退休职工王淑凤笑着说。
党建聚合力,治理更高效。近年来,西安市灞桥区紧扣“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红桥汇五大工程八桥联建”为基层党建工作总思路,通过夯实组织基础、完善治理体系、优化服务质量、锻造基层队伍、提升履职能力五大工程,着力构筑“聚民、安民、乐民、便民、暖民、连民、育民、助民”八桥联建格局,不断擦亮“红桥汇”党建品牌,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王淑凤和朋友经常去的马列文化街区,就是灞桥区擦亮“红桥汇”党建品牌,以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就要求我们从硬件建设、工作内容、办事流程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灞桥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马学智说。
为此,灞桥区以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效能为切入点,围绕“把更多空间留给群众”的思路,规范全区15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头标牌,整合功能,规范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把党群服务中心着力打造成集党员群众意愿表达、协商议事、娱乐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我们每周三上午都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板凳会,组织村民们坐在一起聊聊对村里产业发展的想法。最近,我们在讨论发展民宿的事。”灞桥区狄寨街道杜陵村党支部书记蓝锦庄说。
党群服务中心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如今,灞桥区的群众总是围在一起商量着怎样让村、社区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平台有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的履职能力?
基层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关键。灞桥区精心打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教学课、优秀党组织书记论坛、“党建 小区”微治理、“两新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四个品牌,围绕“谋新篇开新局”“服务群众我能行”“破解难题创特色”“对标任务大盘点”主题,开展季度大比武,提高基层干部破解难题的本领,让基层干部知道怎么干、学会如何干。建立小区微治理机制,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 物业公司 业委会”三方协同治理路径,把解决群众忧心事、烦心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为民服务工作思路。建立区级部门常态化联系包抓村、小区工作机制,开通“线上 线下”的微心愿征集,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小区每栋楼的单元门口都张贴有便民服务连心卡,上面印着楼栋长和社区工作者的j9九游会官网的联系方式。我们随时都能找到他们,他们还会定期来家里走访。”谈到社区服务发生的变化,灞桥区纺织城街道六棉社区居民王艳感慨,“有啥事不用跑去社区办公室,在家里打个电话就能问清楚。”
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为保证基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灞桥区统筹抓好基层党员、基层干部、志愿者队伍、区街下沉干部四支队伍,充分调动骨干力量、后备力量,实施“雏雁振翅”和“社区带头人”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有想法、有情怀的后备干部队伍;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示范带头作用,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组建“红樱桃互助组”“飞毛腿救助队”等各类志愿服务团队479个,带领全区1.3万余名党员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促使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构建起多方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的格局。
“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下一步,我们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擦亮‘红桥汇’党建品牌,推动资源、服务和管理向基层倾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马学智说。 陕西日报记者 付玉玮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