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党建引领共建老年友好型社区-j9九游会官网

西咸新区:党建引领共建老年友好型社区
稿件来源:西咸新区北杜街道 发布时间:2023-07-14 09:59
  阳光里第一社区是西咸新区北杜街道下辖的一个回迁安置小区,人多事杂,老人多,居住人口6018人,60岁以上1573人,占总人数26.1%,65岁以上1087人,占总人数18.1%。社区还有独居老人13人,重残老人17人。
  近年来,阳光里第一社区在北杜街道办事处指导下,始终把服务“一老一小”群体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养老关爱新方法,推行“六个聚焦”工作机制,全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为老年群体排忧解难,党建引领让老年友好型社区落地生根。
  聚焦老有所养 让社区成为老年人“温馨的家”
  社区设置网格化管理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等管理服务机构,配备了9名工作人员负责老龄工作。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有休息室、棋牌室、书法活动室、理疗室、助浴室、戏曲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场所。同时还配备电视等休闲设施,中心建立以来顺应社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发展趋势,以解决老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急、难、烦、险”突出问题为出发点,让老年人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让社区成为老年人第二个“温馨的家”。
  聚焦老有所安 广泛开展走访慰问

  逢年过节,对辖区的空巢老人、高龄老人、老党员等特殊人群,开展上门走访慰问活动,详细了解老人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并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通过走访慰问,及时解决老弱群体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让老年人感受党的温暖和关怀。
  聚焦老有所乐 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

  社区以老年人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培育老年文化队伍6支,吸纳会员322人,累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8次。举办红色主题活动5次,“文化养老”主题活动20余次,社区老年人踊跃参与、热情高涨,实现了“以活动聚人气、以人气凝人心、以和谐促发展”的目标,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结合老年人的不同需求,社区成立3家为老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内容涵盖日间照料、智慧养老、精神关爱、老年教育等10余项,累计开展一对一助老服务150余人次,提高了社区的为老服务效能。以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为契机,完成了社区广场舞基地、乒乓球场、文化大舞台、健康步道等功能场地的提升改造,实现了老年人活动有阵地、联动有空间,使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聚焦社区治理 构筑老年人宜居空间

  社区不断完善“15分钟生活圈”配套。地铁14号线、西咸公交802路、1100路、1101路、1102路公交线路覆盖社区周边,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便捷;北杜卫生院、北港医院、阳光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机构可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就诊需求。辖区绿化总面积8.9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2%,社区长廊式公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实现了老年人对“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的美好向往,打造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小区实行人车分离,保证老年人出行安全;住宅防火和紧急救援网络功能健全,微型消防站器材配备齐全;每季度开展社区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社区、物业、消防每月开展公共场所安全联合大检查,社区网格员、志愿者每周上门排查并及时消除天然气、电器安全隐患,两年来累计服务老年人960余人次,为社区老人构筑了安全的居住空间。
  聚焦志愿服务 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

  社区成立7支老年志愿者队伍,共招募志愿者750余人,连续两年开展邻里互助、便民服务、帮办代办等志愿活动100余次。以“阳光管家”“暖心时光”服务项目为抓手,联合4家驻地单位、企业开展精准助老,为30名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上门煮饭、整理卫生、清洁垃圾、代买药品等公益志愿服务长达640小时。聘任辖区2名老年志愿者担任调解员,有效化解继承、赡养、遗产等矛盾纠纷30余起,实现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聚焦示范引领 培塑老年友好型社会风尚

  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成百米长的“慈孝”文化长廊,内容包括以“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的孝道漫画、二十四孝等,成为敬老、爱老、助老宣传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主阵地,让居民在广场休闲锻炼的同时,接受孝文化的熏陶,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居民文明素养。组织开展“家有孝星”评选表彰活动,累计评选“好媳妇”7名、“孝子之星”5名、“好公婆”3名、“和谐家庭”3户。每年举办重阳节表彰暨文艺汇演活动,教育引导社区居民弘扬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同时,整合社区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等优势资源,为老年人举办“生日会”“时光影像”“乐龄义诊”等活动10余场,受益老人200余人次,丰富老年人生活的同时,增强价值感、获得感。
阳光里第一社区将不断优化“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良好环境,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需求,持续推进“一老一小”民生实事,做实做细老年、青少年关怀服务。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