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岭村党支部通过“小板凳”会议共商村事。(记者 郝钟毓 摄)
7月15日,夏日炎炎,暑气逼人,但当记者走进位于白鹿原影视城下环山公路旁的“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时,马上有了心旷神怡的感觉。只见村道宽阔、村容整洁、树木成荫、风摆莲叶……道路两旁、村头广场上“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党建内容和乡规民约文化墙、群众家门口墙上随处可见的红色家训、党员示范户等小牌匾,以及不时可见的村干部与群众树荫下听民声、拉家常,帮助困难群众解难题的景象,让记者对这个村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幸福路的丰富内涵,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
蓝田县董岭村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坚持支部牵头引领、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让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建引领让董岭群众走上乡村振兴生活幸福之路。
“党建6 ”全面引领
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
董岭村党支部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推行“党建6 ”模式,使党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有机结合。
坚持党建 改革创新。董岭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在村党支部引领下,该村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土地产权比例化制度改革,将资源变为资产、资金变为股金、村民变为股东,实现了土地集约、资本集中、利益共享。提到“三变”带来的好处时,村党支部书记李田利说:“通过‘三变’改革,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能完整的产权构架,既为社会资本的融入创造了便利条件,又通过产业联利、股份联心,促进了村内的长期繁荣稳定,也为村上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经济保证。”
坚持党建 产业培育 。2014年以来,村集体先后注册5个子公司,每个公司的章程都规定:重大投资项目中实行“支部零控股一票否决制”。李田利介绍:“这既确保了党在董岭村经济工作中的领导地位,也确保了村内资源、资产、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营。”
坚持党建 乡村旅游。 在村党支部引领下,董岭村积极发挥地处影视城下和环山路旁的地理优势,引领村民开办农家乐,并通过建成董岭礼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社区医疗保健中心等基础设施,服务推进乡村游。
坚持党建 乡村振兴。由村党支部牵头协调,干部和联系党员具体负责,帮助村民确定发展项目,找准致富路子,传递致富信息,积极促进村民增收。
坚持党建 环境治理。为建设美丽乡村,村党支部积极落实“河长制、路长制”,由党员干部担任“路长”与“河长”,充分明确责任区,促进和保持了村貌整洁、生态宜居。
坚持党建 精神文明。村党支部广泛开展“党员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促进乡风文明,乡村和谐。
“我生活在董岭村大半辈子了,现在是我感到最幸福的日子,我要再多活几年享享福呢!”80多岁高龄的刘贵英的话,代表了董岭群众的幸福感受。
党建引领“一约五会”
探索乡村治理有效实现途径
董岭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乡村治理有效实现方式和途径,通过完善“一约五会”,让董岭村村民生活更加和谐、幸福。“一约”就是村规民约,“五会”即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感恩说事会。
在董岭村党支部带领下,各类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厚植特色文化,培育文明村民,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健康的优良乡风,满足全体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事事有着落的良好局面。”李田利说。
以“五共实践”为抓手
打造农村治理新格局
董岭村支部以“五共实践”为抓手,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治理新格局。
决策共谋聚民意。村党支部通过采取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定期访、“董岭大小事”公众号随时提、座谈交流集中议等措施,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并按照“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落实,及时公开决策和实施结果,有效地融洽了干群关系。
发展共建聚民力。坚持村庄建设人人参与,在村社区服务中心、河堤治理等项目实施中,董岭村民“投工投劳”积极自建,形成了以村民自建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社会资本融入的建设模式;坚持产业发展人人献力,该村秉承“生态董岭·绿色发展”的理念,鼓励党员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停车场等绿色生态产业,使绿色发展成为董岭村发展的主题。
建设共管聚民智。通过在村全体党员中建立党员履职常态管理,促进党员日常先锋模范作用显性发挥。同时,积极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采取在每户门口设立环境卫生动态评比栏,将建设共管成效与评优评先、年底分红相结合等措施狠抓落实,形成了道德教化、制度约束、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治理体系。
效果共评聚民声。董岭村坚持定期组织开展“三大评比”,即:干部工作好不好群众评、建设成效实不实大家评、家风村风优不优集体评,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村干部年终考核、村内各项评比表彰的重要依据。
成效共享聚民心。董岭村良好的生活环境及淳朴的村风民风吸引了白鹿原影视城演职人员及周围游客的入住,村内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仅住宿业一项每年就为村民人均创收4000余元,做到了将“好环境”变成了“金饭碗”。“村里生态好,环境好,村风好,自然就能吸引到游客来。”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樊小菲一边招呼着游客,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肖持纲)